《熱泵市場》雜志 空氣能家用機最大競爭對手是高端電熱水器,那么空氣能采暖在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什么?眾所周知就是壁掛爐采暖了,壁掛爐采暖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,如今市場上普及應用的末端都是根據壁掛爐特性設計和生產,空氣能以“挑戰者”身份進入供暖市場,前方困難可想而知。 另一方面,行業人士在推動空氣能采暖時,多以節能、省電名義銷售。然而空氣能采暖選型比常規熱水的來得復雜,更要懂得壁掛爐的選型公式。這對于大多數經銷商來說都是一道很難的數學題。下面一起來復盤一下這道數學題怎么破解! 天然氣高于2.7元/m³,則空氣能更節能 假 如120平方米的供暖面積,壁掛爐與空氣能采暖的運行費用分別是多少?這種直觀的費用對比想必是很多經銷商都非常關注的,無論是經銷商還是消費者都需要直 接的數據證明,空氣能采暖的確比壁掛爐供暖節能,空氣能經銷商計算熱負荷做機組選型時,大多只考慮單位熱負荷值、供暖總面積以及供回水溫度,對于用途以及 房屋圍護保溫結構關注度不夠。 所以,在做對比計算時,假設空氣能使用一臺5p采暖機組,輸入功率為4.5千瓦,輸出功率為14.5千瓦,當地電費標準0.7元/度,天然氣氣價為2.7元/m³,采暖周期為120天,室內溫度要求為18℃。 先 設定房屋的整個采暖季熱負荷值,按q=40W/(m2•h),采暖120天,24小時運行。這臺空氣能采暖季的綜合能效比為3.0w/w(這是比較理想狀 態下的能效比,事實上大多數機組在采暖季的綜合能效比在2.5~2.8之間),天然氣的發熱量為36MJ/m3(參考GB 17820-2012 天然氣標準中一類的高位發熱量),計算方法如下: 計算房間需要的總熱負荷值:Q=q*S*T*t*/1000=40 *120*120*24/1000=13824kw。(Q:總熱負荷值 kW;q:單位熱負荷值 W/(m2•h);S:房間面積 m2;T:天數,天;t:每天小時數,h/天),那就是說無論熱源設備是空氣能還是壁掛爐,這個房屋整個采暖季下來需要13824kw的熱量,那么綜合能 效比以3.0來計算,空氣能總耗電功率為Q=Q*1/3.0/=13824/3.0=4608kw。 壁掛爐耗氣量為L=Q/(36/3.6)=13824/10=1382.4m³,其中(36/3.6)為焦耳和千瓦時的換算公式。 電費以0.7元/度計算,空氣能總耗電功率為4608kw,那么耗電量為4608kw*1h=4608kwh,所以空氣能機組作為熱源的采暖系統整個采暖季的總采暖費為¥=Q1*1*0.7=4608*0.7=3225.6元 天然氣價格為2.7元/m³,以壁掛爐為熱源的采暖系統總采暖費為¥=L*2.7=1382.4*2.7=3722.6元。 所以,根據上述的計算,在同一工況下,空氣能平均能效比達到3.0,而天然氣氣價位2.7元/m³,空氣能費用比天然氣便宜,單位面積采暖費僅為26.88元,而壁掛爐單位面積采暖費高達31.104元。(見下表)
注:Q——總熱負荷值 kW;q——單位熱負荷值 W/( m2*h);S——房間面積m2;T——天數、天;t——每天小時數、h/天 地暖系統大約占總裝修額15% 經 過一系列繁復的計算,終于得出空氣能采暖費用比壁掛爐要便宜,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向消費者報價,如何說服消費者安裝空氣能呢?一般經銷商向終端用戶報價遵從 “成本+利潤”的原則,在機組、工程輔件進貨價等成本價上加上人工費和利潤,打包給消費者。對于大多數剛接觸很多空氣能采暖經銷商來說,這種報價模式有時 候報高了,有時候報低了。 本刊記者咨詢了多個有壁掛爐采暖和空氣能采暖經驗經銷商,他們都認為地暖系統大約占到業主總裝修預算的15%。 “無論業主最終的裝修總金額多少,地暖系統約占了15%,如果是地暖+空調一起做,這套二聯供的報價占甲方裝修總金額的20%。”一名暖通老手說:“如果 對方的裝修預算只有20萬,最多花3萬來做地暖。” 當然這只是部分經銷商的經驗之談,并不是絕對的標準。如果工程的設計、用料更好,造價可能會更多一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