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氣在北方的每個家庭中基本都是標配,然后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,究竟在裝修的時候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供暖方式好呢?隨著精裝小區的開發普及,供暖行業也在慢慢發生變化,從只有北方標配到南方也開始普及。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采暖的問題,那么我們今天來看一下不同的采暖方式都有什么樣的區別。
1,暖氣片 也叫做散熱器或者散熱片,比較常見的一種安裝方式,因為安裝的適用性比較高,如果是在裝修前,那么可以走暗管;如果是已經裝修完了想安裝呢,也沒關系,同樣可以走明管,不管是出于哪個階段,都沒有妨礙。 由于供熱的媒介是水,60—80度的水在管道內循環流動,相比較空調或者油汀來說,供熱時室內不干燥,室內溫度可以維持在22度左右,人體也不會覺得不舒服。暖氣片的表面溫度并不是特別高,也可以在上面烘干衣服。 可以分開控制,家里老人過來的時候,因為這邊暖氣供熱特別足,臥室的溫度很暖,他們一直在南方,沒有適應,所以還是可以采用分室控制的操作。 升溫和降溫比較快,熱惰性比較小,很多不太了解這個熱惰性,白話解釋一下就是物體和導熱的一個基本關系,溫度波在內部提升或者衰減快慢程度的一個指標。相比較后面會提到的地暖墻暖等,損耗低,覆材要求不高。
2,地暖,地板采暖 很多人好像對于地暖的概念就是屋里可以大面積的均勻供熱,很多人一聽是屋里是地暖,總會有一個不太準備的觀念傾向,就是地暖比暖氣片高級。 實際上也是有利有弊,家里老人和小孩的,在裝修之前可能會大部分選擇地暖,走在地上,腳底都是暖暖的,人體的舒適性很高。 但是,熱惰性比較大,升溫和降溫都比較緩慢,對覆材要求也很高,不能使用導熱效果差的材料,如果想鋪實木地板的就不建議安裝,溫度調節也比較滯后。 需要定期清潔和維修,一旦出現漏水可能在處理上就會比較麻煩。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,地暖有很大概率容易激起粉塵,家人氣管不太好,或者有哮喘的,慎選。
3,墻暖 說起來墻暖好像就和高科技掛鉤一樣,前段時間特別流行的石墨烯墻暖,碳晶墻暖等都是屬于這個系列。 相對來說,墻暖更加輕薄,大概也就1到2厘米的厚度,但是整體會占用平米數,因為不達到一定的面積,屋內的溫度可能就不會分布太平均。墻暖一般是由電力作用,這一點和普通的暖氣片以及地暖管有著根本區別,費用比較高。 但是因為是對流模式,年頭長了比較容易熏黑墻面。 4,踢腳線暖氣片,風靡的新產品。 看這個名字就知道,外觀和踢腳線差不多,就安裝在屋里踢腳線的位置,不光可以供暖,還能起到美化裝飾的作用,但是不能安裝太厚,太高,最高也就能達到15厘米左右。 踢腳線暖氣片,也是輻射模式為主,升溫比較快,耗能也比較低。 但目前是新興產品,市場占用率并不是很高。 其實按照幾個的優缺點,還是暖氣片更加經濟實惠并且便捷,很多人覺得暖氣片的場景化比較局限,占地方,統一制式,不如地暖,都是隱藏起來,但就是因為隱藏的屬性,維養就比較費功夫。 現在有很多的暖氣片其實是能輕松實現場景化契合的,根據裝修風格,裝修格局,可以個性化安裝,形狀、款式、顏色都是可以定做的。 綜上,如果對于溫度、便捷、易打理、居家舒適度幾方面綜合考慮的話,建議選擇暖氣片的采暖方式。 |